堆肥三要素之三溫度控制

堆肥三要素
當有機堆肥進入發酵過程后,堆肥的水分、透氣性、溫度就成為關鍵控制因素。通常把水、氣、溫稱為堆肥三要素!三者相互影響、互為關聯??梢赃@么來理解:通透性的調節是基礎、水分調節是關鍵、溫度調節是保證!
堆肥生產中,應根據產品用途制定相應的產品標準,并依據標準對產品質量做出判斷。譬如,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半腐熟的堆肥、牛床墊料等。但由于多數產品標準不能反映堆肥的過程變化,并且其技術指標僅依照肥料標準制定。
而堆肥的過程變化,往往對堆肥質量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在生產實踐中,通常將過程變化作為控制指標,并對其進行監測!主要的監測指標有:①溫度變化,溫度上升及變化是否正常;②濕度變化,濕度對堆肥產品質量的重要性;③氣味變化,發酵正常時原料的異味、臭味應在1~2天消失,后期應有發酵的味道或曲香味,腐熟堆肥應該為腐殖泥土味道!
溫度
溫度是堆肥的一個關鍵指標!系統會不會升溫?升溫多高?高溫能維持多久?原料配比怎樣影響溫度?所有這些都是堆肥工作人員所關心的。
熱量是由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產生的,可以根據堆肥溫度來判斷系統進行的怎樣?以及分解過程怎樣?
溫度低,微生物的反應速率慢,發酵時間長,易產生臭氣,且不能達到高溫殺滅致病菌,即無害化的要求。
堆肥的溫度變化是反映發酵是否正常最直接、最敏感的指標。由于它與水分、透氣性以及其他各項堆肥控制因子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它又是一個最復雜的因子。
將堆肥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作圖,就可以判斷分解過程進行的怎樣。一個好的堆肥系統會在兩三天內達到40~50℃。當可降解的有機物質耗盡時,溫度開始下降,分解過程也相對變慢。
對堆肥溫度變化的要求可概括為:前期溫度上升快、穩;中期高溫維持;后期溫度下降緩慢。
高溫維持時間的長短反映配方調整和前期原料預處理的好壞,最好能維持5~10天以上。
任何一點的溫度都主要依賴于微生物產生了多少熱量,以及通風和表面冷卻損失的熱量。而系統能保溫多久?則依賴于堆肥組成分的化學組成,以及堆體的大小和形狀。水分含量同樣會影響溫度變化,因為水的比熱容比其他物質高,假如能維持足夠的水分供微生物生長,那么較干的混合物得升溫和降溫都比較濕的混合物要快。
濕度
水分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維持其代謝活動的基礎,堆肥含水率的變化是否適宜與發酵速率和腐熟程度直接相關。因此堆體含水率的變化是堆肥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堆肥水分與許多堆肥參數有關:物料的含水率、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產生的水分、氧氣含量、溫度、蒸發作用。
氣味
一個好的堆肥系統不應該產生不良氣味。堆肥過程中可以用鼻子覺察潛在的問題。例如,如果你聞到氨的氣味,混合物可能是氮含量太高(C/N過低),應該添加一些秸稈或木屑等物質作為碳源。如果你聞到霉味,有可能是混合物太潮濕,可以通過增加更多的調整材來改善。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況,太濕的堆肥有可能進行厭氧發酵,產生硫的惡臭味,這一點不容忽視。
一個堆肥系統臭味的大量釋放,通常是一些重要管理因素被忽略或誤解的象征。導致臭味的常見因素有:①水分含量太高;②孔隙度不夠;③原料迅速腐??;④堆體過大。
所有這些因素都使氧氣在耗盡前難以滲入堆體內部,或者使氣流在發酵區域周圍短路,這樣就造成厭氧情況。
心得
堆肥過程的優化控制技術包括:制定合適的堆肥物料混合比、調節碳氮比、保持堆肥混合物料合理的孔隙度以保障通氣、抑制堆體中產生厭氧發酵的條件,使堆肥微生物代謝充分。
堆肥可以常年進行,甚至在寒冷氣候下也不受影響!使用易利捷和可速比寧能在內蒙古的三九寒冬條件下制作出很好的堆肥。
但大多數的堆肥廠則要根據季節和天氣的變化,經常需要做一些調整,特別對條垛堆肥來說影響較大。相比之下,靜態好氧堆肥和倉式堆肥受到的影響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