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保存地方豬種冷凍精液刻不容緩

從理論上來說,豬精液的冷凍保存、豬卵母細胞冷凍保存、豬胚胎冷凍保存聯合應用,在保存優良種質資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地方豬種資源數量在持續下降,甚至在加劇。
主要表現:
資源數量減少
品種內遺傳多樣性豐富度降低。
根據FAO頒布的家禽瀕危等級劃分標準,對地方豬品種的瀕危等級進行劃分后發現,2006年和2004年相比,只有14個品種(類群)的群體數量呈增加趨勢,其余82個品種(類群)數量下降,其中9個處于危險狀態,22個處于脆弱狀態,26個處于瀕危狀態,5個瀕臨滅絕,10個已經滅絕(即2006年調查沒有發現)。地方豬品種及群體數量下降的同時,其品種內的遺傳豐富度也在下降,品種內的血緣多樣性受到威脅。2006年調查發現,公豬數量等于或少于10頭的地方豬品種有16個。從理論上來說,豬精液的冷凍保存、豬卵母細胞冷凍保存、豬胚胎冷凍保存聯合應用,在保存優良種質資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產實踐中,可以有效提高公豬的利用率,充分發揮優良公豬的作用,在保護地方優良品種與加快品種改良等方面也極具研究價值。就目前保種形勢而言,保持品種內的遺傳多樣性是當前保種的首要任務,維持一定的公豬血統數是實踐中保持品種內遺傳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而保持公豬的冷凍精液是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另外,在完善豬人工授精配套技術,避免疾病傳染,適時配種,有效提高母豬受胎率和增加產仔數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目前在養豬業中限制冷凍精液應用的因素很多,一致公認的主要原因是:
冷凍精液的受精率比新鮮精液低,不同公豬精液冷凍效果的差異大,每一輸精量需要大量精子以及生產成本高,其他較次要的因素是缺乏可靠的評定精液品質的實驗室方法,難于掌握適時輸精,精液冷凍和解凍的方法復雜,以及豬場不易得到液氮供應等等。
雖然豬冷凍精液應用存在諸多困難,但解決受精率低的問題是一項能攻克的課題。牛冷凍精液應用初期也存在很多問題,直到掌握直腸把握深部輸精技術以后,才得到廣泛應用。隨著畜牧科技人員掌握
豬人工授精最佳輸精時間技術的提高,相關設備的投入與改進(如B超、深部輸精器使用),繁殖新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如把精子外科手術和腹腔鏡法植入子宮角,調控敏化子宮、單精子顯微注射和克隆技術等繁殖新技術),冷凍精液的受胎率可達到理想水平,增加輸精劑量和次數也可以保證受胎。保存目前看來受胎率不理想的豬冷凍精液,有廣闊的利用前景,尤其是活體滅絕豬種的冷凍精液更有價值。
我國的地方豬種曾為世界的養豬業做出過重要貢獻,隨著對優質、抗病、適應性的需求,隨著豬育種逐步向平衡育種發展,隨著生物多樣性越來越重要,我國的地方豬種將會再次對世界的養豬業做出特殊貢獻。作為國家戰略,地方豬資源的種群恢復、選育已刻不容緩,而保存冷凍精液是一種重要手段。全國畜牧總站遺傳資源保存利用中心經過多年對豬冷凍精液制作技術的研究,濃縮冷凍技術成熟,和江蘇省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合作,于2014年完成了梅山豬和楓涇豬6萬余劑冷凍精液制作保存。目前正在開展榮昌豬的冷凍精液制作工作。